上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好是壞,可以說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世紀大辯論!
正方的家長表示:「依家乜都要上網,早啲畀小朋友接觸話唔定可以成為下一個 Steve Jobs!」;反方的家長則認為「網上咁多野睇咁多野玩,好容易會學壞,陣間識埋啲唔知咩人仲危險!」
家長的憂慮確實不無道理。
2017年一個大型跨國調查,訪問了29個國家約3萬4千名8-12歲兒童,結果發現有近半受訪兒童正曝露於「網絡危機(cyber-risks)」之中,這些危機不止打機成癮,還包括網絡欺凌、跟陌生網友見面等。如果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並經常使用社交媒體,他們遇到這些危機的機會會比其他孩子高出20%!
香港的情況又怎樣?防止虐待兒童會同樣於2017年做過調查,千多名小學生中,有3%曾被要求性交易或裸聊,亦有6%左右曾收到色情內容。
說得這樣危險,難怪有家長想嚴格監控甚至不讓孩子上網。只不過,我們的生活跟網絡世界早就已經密不可分,而且接觸資訊可以說是現今兒童權利之一。家長更要明白,我們的子女,特別是青少年人如斯投入網上世界,背後有機會是出於心理需要!
心理學家Erik Erikson的心理發展理論,正好解釋青少年「尋找並建立自我」的心理需要。要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同時好好利用網絡,一段穩定而且容許開放討論的親子關係,可以說是關鍵所在……
今集由 POPA x Save the Children Hong Kong 香港救助兒童會 共同創作
參考資料
DQ Institute. (2018, August). 2018 DQ Impact Report-Outsmart the Cyber-Pandemic.
防止虐待兒童會(2017)。探討小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現況及對家庭關係的影響」問卷調查
Childnet. (2017, June 02). Putting the Family Agreement into practice.
Henley, J. (2013, October 21). Are teenagers really careless about online privacy?
Save the Children Finland. (2011). Online life is real life ... and online education is real life education.